非常感謝大家對成語故事有哪些,并且告訴我們什么什么道理問題集合的關注和提問。我會以全面和系統(tǒng)的方式回答每個問題,并為大家提供一些實用的建議和思路。
1.成語故事天羅地網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2.我國成語故事中的哲學道理有哪些
3.水滴石穿的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成語故事天羅地網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成語故事天羅地網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做事不光明磊落,勾心斗角,肆意妄為,依靠一些不正當的手段耍手段,往往會落得個天羅地網的下場,最終必定會自食惡果,敗壞自己的名譽和形象。因此,我們要學會誠實守信,秉持著良好的道德品質去面對一切事情,走正道、用正道的方式去解決問題,才能走得更遠、更穩(wěn)定、更成功。
我國成語故事中的哲學道理有哪些
1、《水滴石穿》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在平常的學習中,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不斷地進取,只有拿出水滴石穿的精神,才能成功到達知識的高度領域。堅持不懈,集細微的力量也能成就難能的功勞。
2、成語故事:宋朝時,有個叫張乖崖的人,在崇陽縣擔任縣令。當時,崇陽社會風氣很差,盜竊成風,甚至縣衙的錢庫也經常發(fā)生錢、物失竊的事件。張乖崖決心要抓住一個機會,好好殺一殺這股歪風。有一天,他終于找到了一個機會。這天,他在衙門周圍巡行,忽然看到一個管理縣衙錢庫的小吏,慌慌張張地從錢庫中走出來。張乖崖急忙把庫吏喊住,問:“喂!你這么慌慌張張干什么?”
3、“沒什么?!蹦菐炖艋卮鸬?。張乖崖聯想到錢庫經常失竊,判斷庫吏可能監(jiān)守自盜,便讓隨從對庫吏進行搜查。結果,在庫吏的頭巾里搜到一枚銅錢。張乖崖把庫吏押回大堂審訊,問他一共從錢庫偷了多少錢。庫吏不承認另外偷過錢,張乖崖便下令拷打。
4、庫吏不服,怒沖沖地亂叫:“偷了一枚銅錢有什么了不起,你竟然這樣拷打我?你也只能打我罷了,難道你還能殺我?”
5、張乖崖看到庫吏竟敢這樣頂撞自己,也不由十分震怒,他毫不猶豫地拿起朱筆,宣判說: “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6、判決完畢,張乖崖吩咐衙役把庫吏押向刑場,斬首示眾。這個判決起到了很強的震懾作用。從此以后,崇陽縣的偷盜風被剎住,社會風氣也大大地好轉了。
水滴石穿的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成語故事中的哲學
1、一枕黃粱
相傳,古代有個姓盧的書生,家境貧窮潦倒,卻貪圖享樂,官迷心竅。有一次,在旅店里道士呂翁給盧生一個枕頭,并對他說:‘‘只要枕著它睡覺,一切就會稱心如意?!碑敃r旅店的人正熬黃粱(即小米粥),盧生便枕著呂翁給的枕頭睡去。沉睡之中,他夢見自己被封官拜相,并娶了一個聰明美麗的妻子,從此兒孫繞膝,人丁興旺,享不盡的榮華富貴。盧生高興極了,以致一驚而起,只見呂翁仍在身旁,鍋中黃粱尚未煮熟,剛才只不過是作了一個短暫的美夢罷了。
這個故事說明,不從實出發(fā)的想法、欲望終歸要消失。它告訴我們:想問題,辦事情應從實際出發(fā),使主觀符合客觀。
2、杯弓蛇影
西晉的時候,河南有個地方官叫樂廣,一次他有個朋友病了,便親自登門看望。樂廣見他朋友病情很重,便問其什么地方不舒服,那朋友支支吾吾地不愿說。樂廣再三詢問,他才說了實情。原來有一天他在樂廣家里飲酒,剛要舉杯時,突然看到酒杯里有條蛇,隱隱約約地在蜿蜒蠕動。頓時受驚,一股厭惡冒上喉嚨。但因同坐的有幾個朋友,他說也不便說出,更不便退席。硬著頭皮喝完后,感到肚子很不舒服,回到家便病倒了。
樂廣聽后很奇怪,“酒杯里怎么會有蛇呢?”他反復考慮這件事?;氐郊抑凶叩酱髲d,終于找出了原因。他派人把老朋友請來,仍坐在那天喝酒的位置上。命侍從斟上滿滿一杯酒,對朋友說:“你湊近看,酒杯里還有怪物嗎?”朋友一看,同上次看見的一樣,一條蛇在杯中擺動。樂廣哈哈大笑指,指著墻壁上一張硬弓說:“那蛇是弓的影子啊!”原來如此,那朋友豁然開朗,舒眉展眼笑了,多日的病也頓時痊愈。
樂廣的朋友把弓的影子當作是蛇,結果病倒了,這說明意識對客觀事物有反作用,對反映客觀實際的歪曲的反映,會給客觀事物帶來消極的作用。它啟示我們,一定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3、按圖索驥
據說,伯樂年老的時侯,曾將自己多年積累起來的相馬的知識和經驗,寫成一本書,名叫《相馬經》。書上還由他畫了插圖,配合文字勾畫出小馬的形態(tài)。伯樂的兒子很想把父親這項技能繼承下來,他就抱著《相馬經》讀得很熟,自以為學到相馬的本領,就按著書本上說的去找好馬。由于他沒有實際知識和經驗,又死搬硬套,不從實際出發(fā),找了好些時侯也沒有找到一匹好馬,而且還鬧出了一個笑話?!断囫R經》上說:“千里馬是額頭隆起,雙眼突出,蹄如壘起的酒藥餅”。有一天,他按照這條要求去找馬,在道旁見到一只癩哈蟆,就用紙包起來,趕回家對父親說:“我找到了一匹好,額頭和雙眼跟你的書上說得差不多,就是蹄子不是壘起的酒藥餅?!辈畼芬宦?,本來很生氣,但他知道兒子愚笨,就笑著
說:“此馬好跳,不堪御也?!币馑际钦f,你找到的這匹好是好,就是愛跳,你是駕馭不了的。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反對從主觀出發(fā)。伯樂的兒子沒有從實際出發(fā),而是照搬書本,結果弄出了笑話。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使主觀與客觀達到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
4、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從前有個地方,城門下面有個池塘,一群魚兒自由自在地在那里生活著。有一天忽然城門上燃起了大火,一條魚兒看見了大聲叫道:“不好了,城門著火了,我們趕快逃跑吧!”但是,其它魚兒不以為然,認為城門失火,離他們居住的池塘很遠,用不著大驚小怪。結果,除了那條魚外,別的魚都設有逃走。
這時,人們趕來救火,他們從池塘里舀水往城門上潑,不一會,火被熄滅了。由于舀干了池塘里的水,沒逃走的魚全遭了殃。
因為城門失火,導致沒有逃走的魚遭了殃,說明事物之間是互相聯系的,如果割斷聯系就要受到懲罰。這就要求我們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5天翻地覆
蔡文姬名琰(音ran),字文姬,東漢末年,陳留圉(今河南杞縣)人。其父左中郎將邕(音yong擁),是漢末的著名學者,以文章馳名于世。文姬自幼聰穎,博學多才,精通音律。后來,在董卓之亂中,匈奴入侵,公元196年為匈奴人虜獲,做了左賢王的王后,在匈奴留居十二年,生了二子。直到中原地區(qū)為曹操統(tǒng)一后,公元208年曹操才派人把她接回。蔡琰在匈奴十二年,飽嘗艱辛,她懷念祖國,思念親人,曾作了《胡笳十八拍》來傾訴自己思親思國的感情。后來,劉商擬作的《胡笳十八拍》對蔡文姬嫁到匈奴后的遭遇和心情也作了描寫。其中有這樣兩句詩:
天翻地覆誰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詩的意思是說:蔡文姬到匈奴后,一切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好像天地都倒了個個兒,連北斗星都轉到南面去了。
這個故事說明事物是變化發(fā)展的。它啟示我們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待人和事。要正確地認識事物、分折問題,就必須用發(fā)展的觀點觀察和處理問題。
6、拔苗助長
戰(zhàn)國時期魯國鄒(今三東鄒縣)人孟子,名軻,字子輿,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曾受業(yè)于子思的門人被認為是孔子學說的繼承人,有“亞圣”之稱,著有《孟子》七篇。他的文章氣勢磅礴,語言流暢,辯論深入,有說服力。
有一次,孟軻跟他的學生公孫丑講了一個故事: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這個故事的大意是說:宋國有一個農夫,嫌地里的禾苗長的太慢。有一天,他到地里把秧苗一棵一棵地拔高,回到家里,疲勞不堪地對家里的人說:“今天
可把我累壞了,我叫禾苗長高了好幾寸?!?他的兒子聽了,趕快跑到地里去看,只見禾苗全部枯槁了。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事物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規(guī)律是客觀的,它的存在和發(fā)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它既不能被創(chuàng)造,也不能被消滅。如果蔑視客觀規(guī)律,違背客觀規(guī)律,不僅辦不好事情,而且必然遭到失敗?!稗朊缰L”的故事就是對違背客觀規(guī)律者的嚴重警告。我們應從中得到啟發(fā),在認識和改造世界中,切記要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
7、諱疾忌醫(yī)
扁鵲,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醫(yī)學家。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鄭(今 河北任丘)人。他反對巫術治病,曾學醫(yī)
于長桑君,擅長各種醫(yī)術,遍游各地行醫(yī),有豐富醫(yī)療實踐經驗。正因秦越人的醫(yī)術高明,又肯熱心幫大家治病,所以人們都把他比作傳說中的神醫(yī)扁鵲,尊稱他為扁鵲大夫。
有一次,扁鵲去見蔡桓侯。他在旁邊閑呆了一會兒,便對桓侯說:“君王您有病了,現在病還在皮膚表淺部位,如果不趕快醫(yī)治,病情會加重的?!辈袒负钚χf:“我那有什么病喲!”扁鵲轉身出去了,桓侯又對左右地人譏諷地說:“醫(yī)之好不病以為功?!币馑际钦f:這些醫(yī)生總是醫(yī)治沒有病的人來顯示自己醫(yī)術的高明。
過了十天以后,扁鵲又去見桓侯,驚恐的說:“君王你的病已 經進入肌肉血脈里,如再不醫(yī)治,病情將會更重?!辈袒负詈懿桓?
興,仍然以為自己沒病,根本不理睬扁鵲。
又過了十天,扁鵲再次見蔡桓侯,說他的病已進入腸胃里,再
不醫(yī)治就來不及了?;负钊圆焕聿撬?。再過了十天,扁鵲去見桓侯時,對他望了望,扭頭就往回走。蔡桓侯覺得很奇怪,就派人去問扁鵲這是什么緣故。
扁鵲對來人說:“病要是在皮膚里,肌肉里,腸胃里,不論針炙或服藥,都還可以醫(yī)治?,F在君王的病已經深入到骨髓里去了, 再也沒有辦法治療了?!?
果然,五天以后蔡桓侯渾身疼痛,急忙派人去請扁鵲,但扁 鵲已經逃往秦國去了。蔡桓侯不幾天就死掉了。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又是客觀的。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它既不會因為人們否認它、回避它而消失,也不會因為人們任意夸大或縮小它而改變。因此,我們要想找到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首先就必須敢于實事求是地承認矛盾,而不能害怕矛盾、回避和掩蓋矛盾。蔡桓候諱疾忌醫(yī),就非常生動表明了掩蓋矛盾、回避矛盾的危害。我們應從中吸取教訓,在現實生活中,要承認矛盾的普遍性與客觀性,正確對待矛盾、認真分析矛盾,妥善地解決矛盾。
8、樂極生悲
戰(zhàn)國時期,齊國有一個叫淳于髡(音kun坤)的人,是齊國的外交人才,齊威王都稱他為先生,對他相當尊重。淳于髡是個關心國事,對君主有了缺點或過失,敢于進諫的忠貞之士。但淳于髡進諫
時,十分注意方法和效果,不采取容
易得罪君主直諫的方法,多采用用諷喻來進諫。因而,向齊威王諷諫了三次,都收到了好的效果。
第一次,是齊威王執(zhí)政之初,通夜喝酒,不理朝政,淳于髡用
隱語進諫,把齊威王比做三年不飛又不鳴的大鳥,逼著齊威王振作君起來,革新朝政,使齊國變弱為強;第二次,是在公元349年(威王八年),楚軍壓境,齊威王派淳于髡到趙國去請救兵,給他金百斤,,,,車十輛。這樣的外交使節(jié),在當時來說是很寒傖的,難以達到求救的目的。淳于髡怕得罪威王,不便向他提出更多要求,就用講寓言來進諫,也收到了好的效果。第三次,是緊接前次,淳于髡到趙國以后,說服了趙王請來趙兵十萬,戰(zhàn)車千乘,嚇退了楚兵之后,齊威王高興地召淳于髡到后宮飲酒。淳于髡見齊威王通夜喝酒的老毛病沒有完全改掉,就在飲酒時進行諷諫。
齊威王問淳于髡,說:“先生能飲幾何而醉?”
淳于髡回答說:“我喝一斗也醉,喝一石(十斗為一石)也醉?!?/p>
齊威王被弄得莫名奇妙,又問:“你喝一斗就醉了,怎么能夠喝得了一石呢?”
淳于髡解釋說:“賜酒大王之前,執(zhí)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懼俯伏而飲,不過一斗徑醉矣?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堂上燭滅,主人留髡而送客,羅襦襟解,微聞薌澤,當此之時,髡心最歡,能飲一石。故曰:‘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p>
這段話的意思是:喝酒的多少,要看場合和心情而定。如果大王賜酒,又有大臣相陪,我心里驚恐,俯首伏地而飲,那一斗也就醉了,如果無拘無束,男女混雜,行為又很放蕩,心里最歡樂的時侯,就能喝一石。所以古語說:“酒喝過了分,行為就失去了控制;歡樂過了分,便會招致悲傷之事?!笔裁词虑槎际沁@個道理啊!
齊威王聽了淳于髡這番話,說:“好!你說得太好了?!睆拇司筒辉偻ㄒ购染啤?/p>
樂極生悲的故事說明,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這就是說,樂與悲,在一定條件下向它對立面轉化。歡樂過了分,便會招致悲傷。它啟示我們,要實現劣勢向優(yōu)勢、失敗向勝利、消極向積極等此類的轉化,必須善于分析導致失敗、劣勢、錯誤和挫折的原因,吸取教訓,并且在實際中加以改正。
9、因地制宜
楚國的大大伍奢的兒子伍員,在楚平王的迫害下,歷盡艱辛逃到了南方的吳國,受到了吳王闔閶的重用。有一次,吳王同伍員討論治理國家的良策,闔閶說:“我想使國家強盛起來,不知你有什么好辦法。’伍員回答說:“要想國家富強,遠近的國家都服從大王的指揮,首先”要把城市防御工事修好,城墻要修得堅固高大;其次要把武器造得既多又好;再有,要發(fā)展農業(yè)生產,把糧倉裝得滿滿的?!?
一心想做霸主的吳王,聽了伍員的話,非常高興,他對伍員說, 你的建議很好,就是要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去搞好修筑城墻、
加強戰(zhàn)備、廣積糧草這幾件事,要不然能說這是上天的定數就能征服鄰國的嗎?
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倘若不去分析具體矛盾的不同特點,不管時間、地點、條件的變化,搞一刀切,結果矛盾不僅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會給工作帶來不應有的損失。一心想做霸主的吳王,根據本國的實際因地制宜地搞戰(zhàn)備,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充分體現。我們在一切實際工作中必須嚴格遵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一基本的方法。
10、擒賊先擒王
在安祿山叛亂前的天寶年間,有一年,西北邊境的少數民族入
侵,唐王朝起兵出征。戰(zhàn)事雖然發(fā)生在邊關,然而卻牽動著遠在千
里之外杜甫的心,他接連寫下了一組詩共九首,稱《出前塞》詩。其中有: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詩的大意是說,出征的戰(zhàn)士??!弓要選用力量大的強弓,箭要用鋒利的長箭。要消滅敵人的騎兵先要消滅胯下的戰(zhàn)馬,要打敗敵軍先要擒住敵方的首領。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復雜事物發(fā)展過程中包含許多矛盾,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種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發(fā)展,規(guī)定或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fā)展,它就是主要矛盾。我們在看問題、辦事情時,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如果不分主次,或抓不住中心,就不可能把事情辦好。擒賊先擒王就是抓主要矛盾的具體表現,是制勝敵人的關鍵。
11、不以一眚掩大德
公元前628冬天,晉國的國君晉文公死了,晉襄公繼承了王位。秦穆公想趁晉國大喪之機,出兵去遠征晉國的盟友鄭國。老臣蹇叔聽說后,就對秦穆公說:“調動大軍去偷襲很遠的國家,這樣的事,我從來沒聽說過。行軍路程這么長。這能瞞得過誰?。⊥狄u不成,白白地興師動眾,就會毫無所得?!鼻啬鹿宦犲渴宓膭窀?,便派孟明、西乞術、白乙丙三人做主將,帶領軍隊從京都的東門悄悄地出發(fā)了。蹇叔流著眼淚對他們說:“孟明啊,我眼看大軍出發(fā),可不能看到他們回來了!”
到了次年的春天,偷襲鄭國的秦軍來到滑國境內,就被鄭國的國君鄭穆公知道了。孟明無可奈何地只得停止前進,消滅了滑國,準備取道崤山(今河南西部)回國。沒料到,秦軍一到淆山就遭到晉軍的伏擊,被打得大敗,孟母、西乞術、白乙丙三員大將被晉軍活捉。晉襄公的后母文贏是秦穆公的女兒,在她的要求下,晉襄公才同意放回了秦國的三員敗將。
當孟明等人回到秦國的時候,秦穆公穿上喪服,在城外迎接他們。他對著回來將士們流著眼淚說:“我沒有聽從蹇叔的意見,害得你們打了敗戰(zhàn),受了侮辱,這都是應當由我來負責的?!彼麤]有把孟明革職,并且說:“孤之過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意思是說,這是我的過失,你有什么罪呢?而且我們也不能因為一個人有點小小過失,就抹殺他們過去建立的大功績。
水滴石穿的故事告訴我們在平常的學習中,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不斷地進取,只有拿出水滴石穿的精神,才能成功到達知識的高度領域。堅持不懈,集細微的力量也能成就難能的功勞。水滴石穿的故事:
張乖崖在崇陽當縣令。突然,他看見一個小吏從府庫中慌慌張張地走出來。張乖崖喝住小吏,發(fā)現他頭巾下藏著一文錢。
張乖崖上前責問,才知道是從府庫中偷來的。他把那個小吏帶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氣:“一文錢算得了什么!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殺我”。
張乖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為了懲罰這種行為,張乖崖當堂斬了這個小吏。
擴展資料
水滴石穿成語的運用:
1、用法
在句子通常作謂語、狀語,含褒義,常與“繩鋸木斷”連用?!八问辈灰藢懽鳌暗嗡┦?。
2、運用示例
現代作家巴金《隨想錄》:“我總是這樣想:從事文化建設的工作,要有水滴石穿數十年如一日的決心,單靠‘拼搏’是不夠的?!?/p>
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楊纖如《傘》:“在她看來,水滴石穿,功到自成?!?/p>
好了,關于“成語故事有哪些,并且告訴我們什么什么道理”的話題就到這里了。希望大家通過我的介紹對“成語故事有哪些,并且告訴我們什么什么道理”有更全面、深入的認識,并且能夠在今后的實踐中更好地運用所學知識。